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部门动态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5-11-07 07:47
标题: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文号:
时效: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发布时间:2025-11-07 07:47 来源:大同日报
| | |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民生底色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连日来,全会精神在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要真抓实干,担当作为,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民政工作连着千家万户,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守护民生福祉的重要保证。”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民政领域各项任务落实中,对标对表全会部署,研究谋划全市民政工作,科学编制民政“十五五”有关规划,不折不扣把全会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全市民政系统要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和干部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集体学习、专题研讨,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学用贯通的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推动全会精神在民政系统落地生根。要以“不断增进各类困难群体民生福祉”为目标,不断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要践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统筹推进养老事业与产业发展;要聚焦文明新风尚培育,完善婚姻与殡葬服务体系;要以社会组织与慈善事业为抓手,激发社会治理活力;要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就业是最大民生,社保是民生底线。我们将坚决扛牢稳就业政治责任,打好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组合拳’,以更实举措兜牢民生底线,让全会精神在我市人社领域落地生根,以人社担当绘就民生幸福底色。”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建中表示,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围绕大同建设能源之城、算力之城、文化之城,叫响“云中声谷”产业品牌,打造全省唯一的数据标注就业基地,联合新能源、大数据、文化旅游等重点企业,定制岗位,助力产才融合;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在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上精准发力,立足资源型城市转型、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及大同市融入京津冀发展的区位优势,打造一批特色就业服务品牌;完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常态化举办行业性、区域性专场招聘会,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持续优化劳动用工环境,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卫健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强执行、重实干、抓落实,以最大的决心、最好的状态、最实的作风、最强的干劲,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未来五年,全市卫健系统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全面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聚焦“一老一小”,大力发展老龄健康和普惠托育服务;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加快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发挥市委引才政策优势,建立引进来、送出去双向引育长效机制,为推进健康大同建设、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二级巡视员张丽珍表示,将认真分析“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深刻把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谋划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切实把全会精神落到残疾人工作实处,为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将深入践行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导向,牢记推进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把握推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扎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责。面对残疾人从生存到发展、从福利到权利、从物质到精神,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全市各级残联将围绕全方位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砥砺奋进,服务大局,进一步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政策体系、提高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保障残疾人康复需求、提高残疾人教育保障水平、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把平等对待作为对残疾人最好的关爱,把促进自立作为最好的扶助,力争通过坚持不懈努力,消除有形无形的障碍和歧视,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让广大残疾人在新时代大踏步跟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锚定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始终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初心使命,通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具备扎实理论知识、精湛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积极构建从培养到就业的全链条支撑体系。一方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多家航空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定向培养,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另一方面,全面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匹配质量,促进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山西通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