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
近期,一些领域非法集资风险高发多发。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
一、黄金投资领域
近期,随着黄金市场的热度攀升,一些黄金零售店“急速扩张”,以“存金生息”“保本抄金”为噱头,利诱消费者在购买黄金后,不提取实物,或是通过与门店签订收购、委托等合同,由门店代为保管,并承诺给予高额收益;或是同从事租赁业务的公司(通常与黄金珠宝公司有关联)签订租赁合同,定期给予客户固定的租金回报。实际上,这些公司往往不具备托管资质,到期后投资者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
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国内合法的黄金投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在正规金店或银行购买实物黄金;二是在银行购买黄金积存产品,客户可择机提取实物黄金或变现;三是在证券账户或银行购买黄金ETF,即黄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四是通过期货公司等正规渠道购买黄金期货合约。除此之外,其他多数投资渠道隐藏巨大风险。
二、养老领域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夕阳红低价游”“候鸟旅居”“会员制康养”“售卖保健品”“直播养生课”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名为“养老”,实为“坑老”,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机构或企业承诺的高额利息主要来源于老年人缴纳的费用,属于拆东墙补西墙。多数企业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服务实体和收益,资金运转难以持续维系,高额利息仅为欺诈噱头,一旦资金链断裂,高额利息无法兑付,本金也难以追回。
三、金融中介领域
近期,一些非法金融中介在打着正规机构旗号,以快速办理、快速获取贷款等诱导消费者,通过制作虚假职业证明、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资料,将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人包装成“优质客户”,骗取银行贷款,并抽取高额分成。获取银行贷款后,不法分子抽取高额分成,将相关债务和风险全部转嫁给贷款人承担,其背后暗藏着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甚至洗钱诈骗等套路陷阱。
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目前,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正在联合开展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依法严打骗取贷款、贷款诈骗等犯罪活动。如公众发现身边有类似伪造材料、骗取贷款行为的,一定要坚决拒绝,并及时向金融监管等有关部门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一旦不慎卷入骗局,要第一时间收集证据,寻求法律帮助,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请广大群众增强理性投资观念,对高息回报、保本理财等诱惑保持高度警惕,如发现相关机构以类似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请及时向属地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或公安机关举报。相关部门将对举报线索进行核实,对有效举报予以奖励,并依法严厉打击处置。举报热线:12345或110。
大同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5年9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