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2024第5期-内文
P. 12
2
2024024··55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4024··55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弱环节,统筹谋划布局新的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 流通业发展制度环境更加成熟,能源资源等商品
软件,补齐能源产品集疏运和市场交易短板。 和要素基本实现高效流通和配置。流通信用监管
—功能突出,服务全国。充分发挥在能源产 机制逐步健全,金融服务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具
品骨干流通走廊上的支点作用,巩固扩大在能源 有大同特色的流通标准体系、信用监管体系和金
产供储销中的比较优势,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国家 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能源安全保障。加强与其他支点城市与周边区域 —优质创新的现代流通企业培育增多。实
产销衔接,促进能源商品跨区域、大规模流通, 施 流 通 企 业 培 育 行 动 , 扶 持 一 批 重 点 商 贸 企
着力提升在全国的战略定位。 业,培育或引进 1 家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
—智慧融合,绿色发展。深化新一代信息技 引进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孵化 1 家大型快消
术赋能现代流通,加快流通领域数字化转型升 品连锁企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级,培育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落实碳达峰碳 升。依托跨境电商综试区,培育新增一批数字
中和目标要求,加大流通全链条节能减排力度, 商务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跨境电商、电子商
增强流通可持续发展能力。 务应用和服务企业。
(三) 建设目标 二、增强支撑能源产品骨干流通走廊能力
展望到 2035 年,我市支撑能源产品骨干流 (一) 明确在流通走廊中的功能定位
通走廊能力显著增强,煤炭产销储运体系全面完 建设全国能源产品骨干流通走廊关键节点。
善,充分保障京津冀地区的能源需求,全市内畅 立足能源产品产销地的功能定位,谋划布局一批
外联的现代流通网络、有序高效的现代流通市场 煤炭场站和新型电力外输通道,高标准建设煤炭
全面建成,流通运行效率和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 交易市场,持续提升能源产品产储运销基础能
平,率先实现流通现代化。 力。加强与乌兰察布、榆林、长治、临汾等走廊
对标 2035 年的总体目标,到 2025 年,要实 内其他能源产地功能型支点城市合作,共建煤炭
现以下阶段性目标: 铁路专用线,畅通能源产品流通通道,促进能源
—能源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坚持 跨区域、大规模流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
能源保供责任,高站位兜底保障能源安全。煤炭 委、市能源局、市交通运输局)
产销储运体系更加健全,跨省输电通道及配套电 建设全国重要的煤炭储备基地。加快煤炭储
源点不断完善,能源商品交易市场等平台初步建 备设施建设,依托大秦铁路及重点集运站等网络
立,与走廊内其他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和常态化对 枢纽辐射作用,推动储备设施嵌入现代流通网
接机制,对京津冀地区的能源保供作用凸显。 络。建立产能储备制度,全面开展煤炭生产企业
—内畅外联的现代流通网络加速构建。立 储煤能力核查,在生产能力范围内建立规模适度
体化多层次流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高速铁路 的煤炭调峰储备产能。(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
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农村公路通车 委、市能源局)
里程明显提升。清洁能源、特色农产品、先进 建设京津冀煤炭及绿色能源供应区。抢抓省
制造业等现代供应链体系基本建成,一批大中 委赋予大同“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
型物流园区效益充分发挥,大同国际陆港铁路 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能源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
口岸作业区不断完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 势,在煤炭稳产保供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型综合
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能源体系,推进煤电一体化、现代煤化工产业链
—有序高效的现代流通市场初步形成。现代 条延伸、“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面向京津冀
流通市场化改革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突破, 地区重点能源产品销地,加强产销衔接,完善电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