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团入企”专项活动在左云县经济开发区成功举办——法治护航营商环境 司法行政主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动服务中心大局要求,有效统筹各类法律服务资源,优化资源共享配置和布局,在法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不断提升法治化水平,促进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近日,由大同市司法局统筹、左云县司法局具体承办的“公共法律服务团入企”专项活动在左云县经济开发区成功举办。市司法局一级调研员张培文带队,市、县两级司法行政系统协同联动,公证、仲裁、律师、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整团下沉”,为企业送上“一站式、集成化”法治礼包,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
高站位谋划 凝聚护航合力
本次活动借“公证法宣传月”之际由市司法局组织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御诚公证处、大同仲裁委等专家骨干,会同左云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力量,组成专业服务团,深入园区一线,“面对面”问需、“点对点”开方,标志着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从“窗口等待”向“入企问诊”模式升级。
精准化对接 破解痛点堵点
左云县司法局提前对当地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梳理出公司治理、投融资、知识产权、劳动用工、合同履约等十余项涉企经营中的高频风险内容。活动现场设置“专家门诊”,服务团与企业代表深度座谈,逐一回应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实现“企业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参加“法治体检”的企业负责人普遍反映,专家“沉浸式”问诊把原先事后“救火”变成事前“防火”,尤其是在了解公证把风险挡在“事前”、仲裁把纠纷解决在“快轨”的优势后,让企业敢投、敢贷、敢扩产,法治化营商环境正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战略性布局 构建长效机制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要以此次活动为样板,建立“市级统筹、县级落实、园区落地”的三级联动机制,推行“法律服务联络员+法治体检+公证仲裁绿色通道”制度,做到“企业吹哨、服务报到”,真正把法治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下一步,市司法局将汇总企业意见建议纳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十四五”提质增效计划,持续推动服务供给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以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