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2020年第11•12期
P. 29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11·12/2020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起。                                                 大县城。推动阳高县建设成为山西省化工新材
                (三)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料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文化旅游
                 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推进交通和                            塞外名县;推动天镇县天镇县建设成为京津冀重要生

           “新基建”建设,消除瓶颈制约,加快构建信息                               态涵养区,边塞文化特色旅游区,畜牧杂粮特
            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等新基建设施,提升                               色农业示范区,京津冀新兴、绿色产业的承接

            对城市群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地;推动浑源县浑源县建设成为优质旅游目的地和文
                 三、推动大同区域一体化,开创协调发展                            旅产业服务型城市,晋北地区食药加工重要基
            新局面                                                地,大同南部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新能

                 全面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协调发展战                            源示范基地;推动灵丘县灵丘县重点布局及发展非煤
            略,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目标定位,优                               矿产资源的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业,努力成

            化市域空间结构,提升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各                               为我市联动京津冀重点地区等;推动广灵县广灵县建
            类要素高效集聚,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以城带                               设成为大同市东南重要门户、山水园林城镇、
            乡、城乡互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晋北绿色经济区和京西旅游目的地;推动左云左云

                                                               县建设成为山西省对接呼包鄂城镇群西门户、
                (一) 拓展中心城区功能                                   县
                 积极推进大同市中心城市建设,优化中心                            航空文旅体育融合发展示范县、晋北现代煤化

            城区国土空间格局,形成“四区八组团”的中                               工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推动我市全域建设成
            心城格局。推动平城区平城区建设成为现代服务示范                            为山西省面向京津冀的安全食品供应基地、生
            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城市管理示范区、幸福                               态涵养保护区,进入华北腹地的桥头堡,承接

            大同示范区的核心区域;推动云冈区云冈区建设成为                            京津冀、雄安新区的转移产业、服务业等,全
            传统产业转型示范区、国家采煤沉陷全域整治                               域旅游示范区和新兴产业聚集地。

            引领示范区、生态旅游新目的地、国家综合能                                   (三) 建设功能性特色小城镇
            源基地主要承载地;推动新荣区新荣区建设成为集文                                 增强小城镇服务城市、带动农村的功能,
            化、生态、旅游、物流等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                               推动各县建设 1-2 个重点特色小城镇,打造一

            区和高科技、新材料产业集聚地;推动云州区云州区                            批有潜力、有特色、有影响的小镇,形成要素
            建设成为大同市承接京津冀城市产业转移东部                               集聚、高效协调、充分发展的城镇群网络;引

            桥头堡、创新绿色产业示范区、高能级航空枢                               导功能性项目、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企业落户
            纽门户、区域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节点;加强晋                               小城镇;改革小城镇建设模式,与城镇化紧密
            能控股煤业集团转型示范区组团、经济技术开                               对接,推动周边人口向中心县城集中、优势产

            发区组团、古城文旅融合示范区组团、文瀛湖                               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各类资本向资源富集区集
            科创文化示范区组团、高铁枢纽现代商贸区组                               中,促进产业功能形成、发展与农民就业、生
            团、高端装备制造和氢都产业城组团、塔山循                               活方式转变的有机衔接;将小城镇建设成为本

            环产业组团、魏都新区产城融合组团等八组团                               地 区 集 就 业 、 居 住 和 综 合 服 务 中 心 , 形 成 生
            建设。                                                态、生活、生产有机融合的田园城市空间。
                (二) 促进县域协调发展                                       (四) 推进创建美丽乡村

                 针对各县不同资源禀赋条件,按照功能互                                 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实施乡村路网、供水
            补、特色分明、城乡一体的要求,做优做精六                               管网、污水管网、垃圾清运网、电网、互联网



           · 28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