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2020年第11•12期
P. 30

11·12/2020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等“六网改造提升工程”,继续全面实施农民住                              成“一城六县多点”的城镇化新布局。
            宅抗震节能改造工程,健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四、推动跨区域协同化,开辟开放发展新
            运营管护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城乡统筹和基本                               格局

            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                                    围绕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要求,
            保留村庄特色和田园风貌的基础上,提升人居                               提 升 开 放 平 台 , 完 善 开 放 制 度 , 全 面 加 强 科

            环境,创建一批美丽乡村,加快推动数字乡村                               技、产业、人才、教育、生态环保、文化旅游
            建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城乡                               等各领域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公共服务合作机制,加快师资队伍培训交流、                               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大同市高质量发展提供

            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乡。                               强劲动力。
            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城乡居民                                   (一) 融入国内外大循环发展大局

            收入增长同步。                                                 面向京津冀、乌大张、珠三角、长三角,
                (五) 高标准建设城乡基础设施                                在融入国家战略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强
                 对标国际先进经验,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                            化区域合作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积极培育大

            效利用,推进电力供给跃升发展,推进新能源                               同新的竞争优势,努力构筑晋北区域协同,融
            全产业链聚集发展,推进清洁能源等稳定安全                               入国内大循环发展大局。

            的能源供应保障。高标准规划建设交通市政基                                    1 1..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础设施体系,提升交通组织智慧化水平,建设                                    依托生物医药、康复颐养等产业基础和大
            城市智慧交通云脑,完善静态交通管理,实现                               数据产业优势,加强与北京市在细分产业领域

            安全畅达、高效绿色。                                         合作,抓住京津地区城市功能疏解和要素外溢
                (六) 加强区县协同互动                                   的有利时机,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

                 深入推进云州区、新荣区、云冈区与平城                            新材料、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强产
            区产业同城、交通同城、生态同城和教育、医                               业承接转移,联合共建一批特色产业园。打造
            疗、信息等资源共享,打造同城化升级版。加                               两地政策贯通、服务一体、政府引导的聚合发

            强区县之间的项目统筹布局,差异化、特色化                               展态势,实现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发展,联动布局,一体化布局。强化中心城区                               两地布局、利益共享。依托京大高铁贯穿北京

            与县城、城镇之间分工协作,探索产学研深度                               高技术产业带的有利优势,吸引两地人才、科
            融合,产业链协同互动新模式。推进区县之间                               技、教育、医疗、会展等各方面交流合作,推
            轨道联络线建设,实现要素资源的高效联通。                               进落实一批合作项目签约。已在北京、天津取

            按照“统规不统权、统事不统钱”原则,探索                               得生产经营资质、认证的企业搬迁到我市后,
            区县重大项目跨区转移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建                               经审核继续享有原有资质、认证。
            立区域之间合理的税收、产值分享机制,税收                                    2 2..强化与乌大张的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强化与乌大张的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

            和产值按照一定比例对项目来源区进行返还补                                    推 进 与 乌 大 张 地 区 在 基 础 设 施 、 产 业 合
            偿。按照市县协调、区县联动,发展为先、多                               作、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的
            规合一的原则,以做大中心城区为基础,做强                               联动与合作,探索跨区域合作新模式。完善与

            县域为支撑,优化城镇体系布局,完善城镇功                               乌大张区域协调发展地方平台,加强全方位的
            能设施。通过“人-产-城”有机融合,构建形                              交流发展、承接组织协调,形成深化长城金三



                                                                                                         · 29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