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2021年第1期
P. 21
·工作报告· 1/2021 大同市人民政府公报
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43.5 亿元,不断强化债务管 化 、 体 育 等 其 他 民 生 项 目 资 金 安 排 及 拨 付 工
理,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市县两级年 作。支持政府承诺的 10 件民生实事兑现落实,
内未出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事件,也未发生政 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府性债务违法违规被问责事件。 6.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4.扎实聚焦“六新”突破,全力支持转型 深入推进开发区财政体制改革,制定出台
发展 了 《大同市财政局关于推进大同经济技术开发
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2020 年为各类企 区财政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理清开发区
业累计减税降费 56.5 亿元;清理行政事业单位 税收分成比例、收支分配范围,不断提升开发
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资金 3.5 亿元,支持 区财政的保障和引导能力,充分发挥开发区转
企业克服疫情影响,不断增强活力。投入 5 亿 型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扎实推
元,全力保障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 进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
进科技创新园区等重大能源革命项目建设,支 分改革,进一步明确市县级财政事权,强化支
持创新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支持高端制造、 出责任,提升行政效率。认真落实事业单位改
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创新性产业落地。充 革要求,支持全市涉改事业单位经费划转、预
分发挥政府产业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安排产 算调整、资产管理等工作稳步推进。加强预算
业引导基金 5 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放大对产 绩效管理改革,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
业 转 型 、 高 新 科 技 等 重 大 项 目 的 资 金 支 持 规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不
模,不断推动全市转型发展,政府产业引导基 断提升。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完成
金荣膺“2020 中国最佳政府引导基金 (市级) 系统的搭建、测试、运行,全面提升财政管理
30 强”。财政资金持续向“六新”、转型综改、 现代化水平。
中小企业等领域倾斜,财政职能进一步彰显。 2020 年,财政部门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
5.兜牢底线落实政策,持续推动民生改善 得 了 新 的 进 展 。 这 是 市 委 、 市 政 府 科 学 决
落实落细各项普惠性政策,持续加大基本 策 、 正 确 领 导 的 结 果 , 是 市 人 大 、 市 政 协 有
民生领域投入。2020 年民生支出执行 315.19 亿 力 监 督 、 有 效 指 导 的 结 果 , 也 是 各 级 各 部 门
元,同比增长 5.6%。把“保就业”作为重中之 和 全 市 人 民 齐 心 协 力 、 砥 砺 奋 进 的 结 果 。 但
重,统筹安排就业补助资金、创业担保贷款贴 我 们 也 清 醒 地 看 到 , 财 政 运 行 过 程 中 还 存 在
息资金等,援企稳岗、扩大就业,支持“人人 不 少 困 难 和 挑 战 : 受 疫 情 和 减 税 降 费 政 策 影
持证、技能社会”,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 响 , 财 政 收 入 总 量 较 小 , 新 的 增 长 点 不 多 ,
业。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城 而 民 生 支 出 等 各 项 刚 性 需 求 不 断 加 大 , 全 市
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持续提高城乡居民 财 政 收 支 矛 盾 加 剧 , 不 断 考 验 着 财 政 的 统 筹
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 协 调 能 力 ; 各 级 政 府 过 “ 紧 日 子 ” 的 意 识 还
障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扎实做 需 增 强 , 部 分 单 位 仍 未 形 成 “ 花 钱 问 效 ” 和
好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工作,兜牢困难群众基本 勤 俭 节 约 的 意 识 ; 深 化 财 税 体 制 改 革 仍 面 临
生活底线。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支持普惠 诸 多 困 难 , 等 等 。 我 们 将 直 面 矛 盾 、 正 视 问
性幼儿园、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动城乡义 题 , 全 力 把 工 作 做 好 。 也 恳 请 各 位 代 表 、 委
务教育由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全力做好文 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 20 ·